君火以明,相火以位,曰君曰相,无非阳气之所在。余故不惮烦,特为指出。
其有气因精而虚者,自当补精以化气;精因气而虚者,自当补气以生精。 阴气在里,腠理在外,而曰“腠理以密”者,阳密足以固阴,阴强乃能壮阳也。
水土之邪交至,则土胜水亏,水亏则阴不胜阳,故病在肾;土胜则阳明邪实,故骂詈妄行,巅疾为狂。凡热在中,则治便于寒;寒在中,则治便于热。
又若思本属脾,而此曰“思则心有所存,神有所归,正气留而不行,故气结矣”,盖心为脾之母,母气不行则病及其子,所以心、脾皆病于思也。 痛者寒气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
火沸,置秫米一升,治半夏五合,徐炊令竭,为一升半。气逆则不得正卧,故惊而咳甚。
无虚者急在邪气,去之不速,留则生变也;多虚者急在正气,培之不早,临期无济也;微虚微实者亦治其实,可一扫而除也;甚虚甚实者所畏在虚,但固守根本,以先为己之不可胜,则邪无不退也;二虚一实者兼其实,开其一面也;二实一虚者兼其虚,防生不测也。 肝、胃二经,皆主惊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