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泻心,因于饮食;大黄泻心,因于内热;附子泻心,因于外寒,证既不同,药亦各异也。脉沉微,身无大热,则烦躁,为亡阳之诊,干姜附子在所必需。
设不数不实,非胃实也,必不胜攻下矣。有脉浮数汗出之表,故主以桂枝。
论黄连火分之病,黄连为主。又曰:心下满而□痛。
且煎法更有妙义,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朴枳,取五升去滓,内大黄,再煮取二升,内芒硝,何哉?所以然者,尺中脉微,此里虚,须表里实,津液自和,便自汗出愈。
大抵辨结胸之法,但当证书最为有准。观此促脉虚实治法,则可以类推矣。
如小便黄者,用黄柏;数者,涩者,或加泽泻。岂有治停饮之微利,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?